市场行情
玉米:涨价机会在哪里
来源:精准三农加油站 发布时间:2022-06-13 浏览量:117
上周东北玉米落价,华北,华中玉米涨价,东北在和山东逐步顺价接轨。山东玉米价格能否拉动东北的跌势,是目前市场最值得关注的焦点。
从昨天物流处获取信息,目前东北产区,尤其黑龙江地区叫车到山东的数量增加,说明东北玉米准备出关了。
目前看东北玉米进入山东深加工企业的利润值并不高,而在山东连续涨价第5天以后,东北玉米还是动心了。据此也反应出目前东北市场的情绪还是比较悲观,大家在说着挺一挺过去的时候,心理还是没有底。
那么山东是否还会出现之前的反复涨跌价格的现象那,大概率还会有。
山东这波玉米价格补涨,主要是受当地基层收购商忙着收购小麦,而暂停出售玉米为主要原因,另外在此轮涨价前,山东深加工企业的价格到了基层粮点的库存成本线,已经触底。又加上最近两天华北地区出现阵性降雨,也影响一些上量。
年后山东企业的收购价格反复围绕5,6分钱的涨跌震荡,持粮主体的心态几乎被磨平了,在连续涨价4,5天,最高厂家已经涨了80元/吨后,出货积极性还是被激发起来了。
昨天至今天山东企业由最低到货量40车左右增加到130多车,目前到货的还是山东粮为主,有部分河北玉米,东北玉米暂未到山东。
以山东持粮主体的出货意愿来看,山东加工企业这波涨价还是很难进行下去,承接有压力。
如果东北玉米需要外部拉动价格的话,山东深加工企业这一个需求很难做到,还要有饲料厂发力才可以。
之前6月份预期玉米会出现向好的主要条件就是华北余粮减少。转收小麦而暂时搁置玉米,以及在进口谷物价格高涨,替代糙米未形成集中出货时间,且价格也对玉米有支撑,饲料需求会增加。
生猪价格在回暖,各大调研机构以及农业农村部均指向生猪减产实际数量没有那么多,仔猪价格在近期又出现快速上涨,这些实际情况都是玉米需求的利好。
替代谷物价格以及数量还有进口数量以及价格来看内贸玉米,那一方面都处于上风,可是就是不见实际的需求增加,市场在反复寻找其中的原因,以证实利空利多的真伪。
持粮主体的心态比较脆弱,情绪不高有受期货的弱势影响,尤其港口,更是以期货走势作为玉米的风向标,北港目前属于无量下跌,到货量不多,还基本以港口贸易商自集粮为主,产区深加工到货量同样没出现持续增加,也是以自集粮为主,收购方在期货弱势的大环境下,摸清目前持粮主体的心理,实行降维打压战术,如果大家的心态崩溃,那么北港就有可能出现现货跌破库存成本线的行情!
如果大家对未来还持有信心,挺一挺,那么目前也就是北港的底部价格了。
本月初,外交部就对美国大力炒作粮食价格一事做出谴责,4月中旬至5月上旬玉米价格出现涨势,主要还是受期货带动,国内需求并没有明显增加。彼时美国农业部的报告是调减国际玉米,小麦库存,而且过分渲染俄乌两国因战争对国际粮食总量的影响。
在刚刚公布的美国最新全球粮食库存信息方面,美国在此改变口风,USDA 6月供需月报显示,全球2022/2023年度玉米期初库存为310.92环比上调1.53百万吨;产量为1185.81环比上调5.09百万吨;需求为1186.28环比上调1.31百万吨;期末库存为310.45环比上调5.32百万吨。
先减后增是一定会引起期货的波动。做期货的人都知道,这类消息面的炒作在盘面上的反应很快,现货相对滞后,但情绪表现也很明显。
我们国内大宗商品期现结合的操作还为完全实行,尤其在农产品板块,因参与人员的文化水平和对国际规范化市场行为的落后,期货和现货在很多时候会走出背离的行情,虽然最近两年大家因为期货的引导吃亏的多了,学习做期货的也多了,整体水平对比国际上还是处于初级阶段。
期货无论在走势分析上和交易上和现货都有着很大差别,期货如果出现涨势是很快的行为。
我们现货贸易商在对期货一知半解下,除了努力学习期货相关知识,规范自己在期货当中的行为,短时间就是尽量避免期货对自己现货交易方面的影响,尤其一些体量较小的贸易商,不要太计算远期利润和风险,就关注近期行情是否有利润就可以了。
分析的面积太广泛,站位太高,反而容易迷失方向,而忽略短期的目标。
库存体量大的贸易商早已经在期货上进行相对应的操作,而小麦贸易商一味跟风,反而损害自己的利益。
目前国内基本已经恢复社会活动,对比3,4月份的消费有提升,6月14日国家统计局会公布6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,包括黑色金属、有色金属、化工产品、石油天然气、煤炭、非金属建材、农产品(主要用于加工)、农业生产资料、林产品等9大类50种产品的价格。
依然不认为玉米后期有上一年度的跌势。每一年的行情都不会重复,只是目前因为行情较弱,市场上利空消息才会满天飞,在玉米总量减少,社会恢复正常生产,生活,国家努力刺激经济上行,玉米的困境只是暂时的,等待时间给出机会是唯一的选择。(个人言论,不涉及其他)
作者:粟玉粮仓
- 上一篇:小麦止跌回涨!基层坚挺+粮库收购大跌不下去!
- 下一篇:6月,玉米,小麦行情展望